卵巢提前衰老的“起因”被发现!顶刊实证:这个功能特异性衰退,才是高龄难孕的根源

对于很多即将移植的试管患者来说,血供和凝血问题往往会受到重视,因为很多研究以及医生的经验都知道,这和能否着床以及之后的妊娠安全密切相关。
但是最近,有一系列研究表明,其实这些血供和凝血问题,不仅与着床有关,更有可能是我们卵巢逐渐老化、干瘪、功能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平时我们经常说的卵巢功能下降,往往更多是指卵巢储备功能,一般用AMH来作为关键指标判定。

事实上,卵巢功能不只包含储备卵泡的功能,还包括卵泡分化、卵泡生长以及排卵和黄体功能等一系列环节。
卵巢功能下降时,不仅仅表现为储备降低、卵泡数量减少,还表现为卵巢对激素的敏感性降低,以及卵巢在卵泡生长过程中为卵子富集营养和能量的能力降低。
后两者对于生育力的影响,其实远远比卵泡数量少,影响更大。因为会导致排出的卵子不能储备充足的营养和能量,不足以支持受精后发育到囊胚阶段并完成着床,也就是通常说的卵子质量变差。

卵巢“柔软到变硬”的转变:源自卵巢血管的特异性衰退?!
那么,在这种卵巢功能下降的过程中,卵巢实际上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,才会造成这种功能上的下降呢?
《自然》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认为,是卵巢中的血管“特异性衰退”导致了卵巢血供不足、细胞纤维化加剧。

也就是说,卵巢本来是“软软嫩嫩”,充满功能与活力的细胞;而衰老后,卵巢内的血管数量不足,有功能的细胞逐渐变为“僵硬”的、没有功能的纤维细胞。
这样的卵巢,自然会对激素不敏感,同时也会影响卵泡的生长和卵子质量。

▲ 来自于参考文献
需要注意,这种血管的减少是“特异性”的。我们都知道,随着年龄增大,身体各处血管都可能发生老化、功能降低。

但研究发现,卵巢中的血管老化、萎缩和减少要比这种全身性血管变化更早,且只发生在卵巢内,因此称为“特异性降低”。

那么具体是哪些原因,导致卵巢内的血管发生这种“特异性”的减退呢?目前的研究表明,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:
1. 过度氧化应激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剧
卵巢内的代谢中间产物增多,尤其是活性氧水平增加,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剧,进而导致大量血管逐渐消退、萎缩,血管数量逐渐减少、血流量渐渐不足。

▲ 来自于参考文献
2.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(FAP)升高,导致血管和功能细胞纤维化加剧

这项研究由韩国团队完成。结论是,卵巢内的一种蛋白——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(FAP)增加后,血管细胞和卵巢中的功能性细胞会逐渐硬化、失去活性;另外也会导致血管中血栓形成风险增加。

▲ 来自于参考文献
更重要的是,该蛋白相对于FSH、AMH等其他影响卵巢功能的因素,是一个独立影响因素。也就是说,FAP水平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卵巢的衰老程度。

▲ 来自于参考文献
3.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(PAI-1)水平异常
当PAI-1水平异常时,会导致纤溶酶生成减少,ECM(如胶原蛋白、纤维蛋白原)降解减少、异常沉积,为纤维化发生奠定基础;还可以直接促进炎症细胞(如巨噬细胞)、成纤维细胞向纤维化病灶聚集,并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。

以上研究有点深奥,不懂没关系,我们用一句话总结:卵巢之所以提前“衰老”,核心在于血供不足;而血管之所以提前老化,主要与过度氧化应激、FAP升高和PAI-1异常有关。因此,血供方面的改善和增强,对于卵巢功能的维持和改善,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为重要。

而且很多时候,并不是整体血供系统看起来相对健康,卵巢内部的血供就安然无恙。临床研究已经向我们证实,卵巢会提前于身体其他部位更早开始老化、衰退。
因此,如果已经出现卵巢功能问题,更要及时检测血供和凝血问题,并做出相应改善和治疗。改善的方向有很多,生殖营养IV是一条值得考虑的捷径:通过将所需的特异性营养物质直接靶向输送到卵巢微环境,有助于提升局部血供与抗氧化能力,为卵泡与卵子的质量提升与发育提供更高效的支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