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都在强调的备孕指标,竟然不是体重而是它?!姐妹们千万别走错了道儿!
每次刷到“肥胖会导致不孕”的科普,你是不是都会下意识想起身边的朋友:有的姑娘体重超标,却顺顺利利生了俩娃;有的人为了备孕疯狂减重,瘦下来后月经却乱了套,排卵也没了动静…
于是我们忍不住疑惑:肥胖对怀孕的影响,真的像科普里说的那么绝对吗?那些“越减越难孕”的情况,又到底是怎么回事?
关于肥胖和生育早有权威结论给出答案!
早在2020年,我国发布的《超重/肥胖不孕不育患者体质量管理路径与流程专家共识》就明确指出,女性体质量指数(BMI)与生育能力呈依赖性正相关——超重女性生育能力下降8%,肥胖者更是下降达18%。
男性同样受影响,当BMI超过40达到极度肥胖时,精子数量会明显减少,形态异常率明显上升,无精子症发生率甚至高达9.1%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肥胖不仅降低自然受孕几率,还会干扰试管的成功率,增加流产及孕期并发症的风险。
美国生殖学会(ASRM)的相关研究显示,超重或肥胖人群做试管婴儿时,需要更长的促排时间、使用更多促排药物,却面临更高的周期取消率,获取的卵子数量少、胚胎质量差,流产风险也显著增加。
但凡事都有两面性,脂肪也不例外。无论是日常摄入的脂肪,还是体内储存的脂肪,其实都承担着诸多必需的生理功能,对身体有着不可替代的益处。
1.脂肪的“健康使者”:脂联素的积极作用
脂肪并非全是“负担”,它会分泌一种对健康和备孕都十分有益的重要物质——脂联素。
脂联素的益处体现在多个方面:在代谢层面,它能保护胰岛细胞,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还能清除脂肪代谢时产生的有害自由基;在免疫层面,它可以有效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,防止多种功能细胞出现纤维化,为身体维持稳定的生理状态提供助力。
2.“饱腹信号员”:瘦素的调节作用
脂肪分泌的另一关键物质是瘦素,它如同身体的“能量感知器”,在正常状态下承担着重要的调节功能。
当体内脂肪储备充足时,瘦素会及时向大脑传递信号,告知身体已无需摄入过多食物。大脑接收到信号后,会主动抑制食欲,同时促使心率、血压适度升高,加快身体代谢速率,让机体维持高效运转状态。
3.脂肪与雌激素:适量有益,过则失衡
是的,对怀孕非常重要的雌激素,脂肪也会有一定量的分泌,成分主要是雌酮。尽管雌酮的效力低于卵巢分泌的雌二醇,但它仍能帮助维持皮肤水嫩光滑,这也是部分微胖女性皮肤状态较好的原因之一。
既然脂肪分泌的脂联素、瘦素和雌激素都对身体及备孕有益,是否意味着体内脂肪越多越好?答案是否定的。当脂肪含量超过合理范围,一切就会朝着不利方向转变。
首先,脂肪增多时,瘦素分泌会随之增加,但长期处于高瘦素水平,身体会陷入瘦素抵抗状态。
正常情况下,瘦素有抑制食欲的作用,但是我们周围很多胖胖的女性,食欲很好,可能还很“嘴馋”,这和我们了解的瘦素的作用并不相符。
这是因为,在这种情况下,脑部的瘦素受体已经不敏感了,不能起到抑制食欲的作用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瘦素抵抗具有“选择性”——它对甲状腺、心血管和代谢系统的作用并未减弱,反而因瘦素过量,引发血压升高、胰岛素分泌激增,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甲状腺功能异常。同时,身体会分泌更多促炎因子,加剧炎症反应。
此外,脂肪过量不仅不会提升脂联素水平,反而会使其降低,导致脂联素原本具备的抗炎效果随之降低。
▲ 来自参考文献
同时,在雌激素方面,脂肪过高会导致体内雌酮增多,这种情况无法通过常规激素检查检测到,却会带来双重负面影响:一方面自身会产生雌激素效应,另一方面会占据雌二醇的代谢通道,阻碍卵巢分泌的雌二醇,不能正常快速的代谢掉。
这会直接造成体内雌激素作用过强,不仅增加炎症发生的几率,还会增加肌瘤、息肉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从整体来看,脂肪过量引发的问题会形成连锁反应:代谢异常、卵子能量供给不足、炎症高发破坏生殖环境、卵子染色体异常几率上升、着床难度增加、激素代谢失衡,以及宫腔疾病风险攀升。
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无疑会增加怀孕的难度。
因此,如果存在脂肪含量过高的情况,务必重视并科学控制体重,积极改善体成分。切勿因少数肥胖女性仍能顺利生育,就忽视自身的体重问题。
判断“超重”看这几个指标「体成分管理」才是备孕关键!
不能仅凭外观判断是否“超重”,真正的衡量标准是专业指标。而部分人胖也能怀孕的现象,如同“吸烟有害健康却有人长寿”,属于小概率个例,不具备普遍参考性。
《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诊治专家共识》明确指出:女性体重超重、肥胖或过轻,都会降低生育力,因此体质量管理至关重要。
所以,相较于单纯的体重数值,体成分状况更值得关注。评估体成分,主要依靠以下这些核心指标,也是本次分享的重点内容:
1.体重指数(BMI):最常用的评估方法
公式为:BMI=体重(kg)/身高(m)的平方。
▲ 仅供参考
这意味着,不能仅凭BMI正常就掉以轻心,否则极易忽视“隐形肥胖”的隐患。因此评估体成分时,除了BMI,还需重点关注以下3个方面。
2.体脂率:影响生育力的关键指标
脂肪本身也是重要的内分泌与代谢器官,其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育力产生不利影响。
因为脂类是合成雌孕雄激素的必需原料,如果体脂率过低,就会使这些激素相应减少,进而发生低促、排卵障碍甚至闭经等问题。
体脂率过高会导致芳香化酶增多,雌激素合成过多,糖脂代谢异常等,从而导致月经紊乱以及卵子质量差等情况。
而“体脂率”可以筛选出那些BMI正常但实际“肥胖”的情况。一般来说,女性的体脂率需要保持在22%-26%(仅供参考,需要个体化判断),才能维持正常的排卵功能及生育力。
3.腰臀比和内脏脂肪
腰臀比能够精准反应脂肪的分布,如果脂肪普遍位于腹部,就会对女性的生育力有更多的负面影响。当男性腰臀比>0.9,女性腰臀比>0.8时,提示为中心性肥胖,这也是胰岛素抵抗的典型特征之一。
一项对323例IVF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,内脏脂肪面积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IVF患者的优胚率、受精率及正常受精率降低;内脏脂肪含量越高,IVF过程中Gn用量越大,卵子输出率越低。所以这一项对于备孕体质量管理来说尤为重要。
4.骨骼肌含量
骨骼肌含量是身体内在肌肉含量的总称。骨骼肌也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,决定着身体基础代谢率;同时也是储存糖原的主要部位,承担了人体70——90%的葡萄糖代谢。
骨骼肌常常被备孕的我们所忽视,但实际上,它的含量减少或质量下降均可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,出现胰岛素抵抗。
综上所述,在看自己是不是需要减重时,以上4个指标非常重要,一旦有异常要积极干预。
有研究显示,肥胖患者如果能在试管进周前减重≥3kg,可使获卵数量和质量均有提高,并增加活产率。看到这个数据,你是不是有点动力了呢?
如何科学“减肥”?
提到减肥,想必大家都会精神一振,这好像是我们女性一生的课题。或许你也曾尝试过各种方法,但结果似乎总是不理想?
确实,“减肥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今天E好孕也来帮你梳理如何正确进行备孕期的体重体脂管理吧~
1.注意饮食结构
以目前大众饮食结构来看,我们普遍是饮食不均衡、营养过剩,整体摄入量是“过大”而非“不足”。如果摄入的营养物质密度过大或者超过了人体所需,不仅不能被身体所利用,反而会引起脂肪堆积,引起慢性炎症,损伤生殖功能。
因此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,按照蔬菜:蛋白质:主食=2:1:1的比例来进行,或者尝试之前推荐的低碳饮食(点此复习),都是很好的选择。长期坚持下去,你会有意外的收获。
2.关注体脂而非体重
平时很长时间不上称,可是一旦决定减重,也做了饮食的改变,就恨不得一天测三次,看有没有变化,你是不是也是这样?
其实完全没有必要,而且一旦体重没有变化甚至有轻微增高时,就很容易影响状态和坚持下去的意念。此时你可以关注自己的腰围、腰臀比、骨骼肌含量以及体脂率,这样会更容易看到变化,而坚持下去。
如果短期内体重没变甚至有所增高,也不必气馁,只要方法正确,持之以恒一定能够成功!
3.正确运动,事半功倍
正确运动,不是大量运动,也不是长时间的运动。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运动习惯,而运动本身也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督促自己去完成,在某种意义上,也可以说是一项“反人性”的活动。
因此,在选择运动时,要挑选适合的、能够让自己有所改变的备孕功能性运动。
比如BMI正常但体脂率过高时,就可以做一些抗阻运动,先增加自己的肌肉含量和质量,之后再减脂。如果跳过增肌,直接减脂是很难成功的,而且一旦恢复正常饮食,就会反弹。
所以正确的运动会让我们的体重管理事半功倍,在健管师的指导下会更加高效。
4.保持充足的睡眠
你一定想不到,睡得好、睡得早,其实也有利于体重管理。有研究表明,与平均睡眠7小时组相比,睡眠不足6小时人群发生腹型肥胖的风险显著增加13%。
睡眠时间缩短会降低我们对不健康饮食习惯(如高热量食物)的抵抗力,通过降低瘦素水平和上调胃饥饿素水平来减少饱腹感和增加食欲,从而增加能量或热量的摄入。
因此,保障良好的睡眠,也是进行体重管理时不可忽视的因素。
所以,你发现了吗?减肥看似只是“少吃多动”,实则暗藏不少技巧与误区,盲目减重可能适得其反,因此E好孕会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科学进行。
秋日是收获的季节,即便此刻备孕的你尚未迎来好孕,也不必焦虑。认真做好体成分的管理,找回最好的身体状态,相信好孕自会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。